3245想送你回家的人,东西南北都顺路,愿陪你生活的人,酸甜苦辣都能吃。易求无价宝,难得有情人。
3246当有人突然从你生命中消失了,不要问为什么?只是他到了该走的时候了,你只需要接受就好。所谓的成熟,就是接受现实。有些事情,终究无能为力。
3247努力不是为了要感动谁,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,而是要让自己随时有能力,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,并且拥有选择的权利,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。多学一点有用的知识,就能少说几句求人的话。
3248千万别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别人看,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狼狈述说给别人听。因为根本没有人会觉得你很可怜,只会沦为别人的谈资。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,不够真诚是危险的,太过真诚是致命的。
3249过的积极是为了生活,活得糊涂是为了快乐。人生苦短,有遗憾,有不甘,有喜悦,有释然,日子在慢慢向前,事情会慢慢变好。
3250在这个世上,除了家人会真心对你好,真的不会再有人如此对你了。只有那些愚蠢的人,才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家人身上,而对陌生人却唯唯诺诺的,生怕把他们得罪了。
3251人情似纸,张张薄,世事如棋,局局新。自古酒肉朋友多,危难何曾见一人。当阅历和实力与财富不匹配的时候,你的身边一定会围着一群小人,来拖你下水,使用一万种方式来收割你,直到你落魄为止。
3252过度的善良,容易被人当成软弱。善良要有底线,否则就是对恶的纵容,适时强硬,才能保护自己。
3254真正的高手,都在用“升维思考”解决问题。普通人遇到问题,第一反应就是找解决方案,纠缠在事上。真正的高手会先跳出问题本身,站在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,决定了人生的高度。
3255升维思考有三个关键维度:首先是向内看,问自己的内心。高手在做决定时,会先排除私心杂念,保持内心的纯净。其次是看人性,理解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。最后是看规律,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趋势。这三个维度,构成了完整的认知体系。
3256人生的境界,不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在于超越问题的智慧。当我们学会用更高的维度思考,很多问题就会自然消失。这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。
3257觉知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。就像有时候我们会冲动消费,看到一个东西不管需不需要就想买,这就是缺乏觉知。如果有觉知,在看到商品的瞬间,会察觉自己的购买欲,知道是真的需要还是被营销手段影响。
3258当你有了觉知,能察觉到自己生气背后是自卑还是其他原因。比如有人说你今天穿得不好看,要是以前可能就愤怒回击,但有觉知就会想,这只是他的看法,我穿衣服是为了自己舒服,这样就不会被轻易影响,理智地对待,也能放下以前那种不理智的愤怒反应。在觉知状态下,就不容易被头脑中的念头带着跑。真正的改变靠觉知,没有觉知你一直都活在习气惯性中。
3259大多数人只相信眼见为实,所以迷失在有形的物质世界,而真正供养生命的,从来不是有形的物质,而是无形的精神。天道有一双无所不能的眼睛,这就是因果,它不会冤枉任何人,它能捕捉到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,并根据你的念头显化你的人生。所以千万不要认为,没有人知道我的想法。
3260对于情绪而言,不善于觉察的人,情绪来了,就比较容易被情绪卷入,迷失自我,为情绪所困扰。而善于觉察的人,情绪依然会来,但是会及时地觉知那是情绪。当你能觉知到那是情绪时,就能从情绪中抽离出来。
3261有句话说,“当你看到山时,你就在山之外;当你看到情绪时,你便在情绪之上。”你看到情绪了,情绪就失去了对你的控制;渐渐地,它就会因为失去力量,而慢慢消失。情绪来了,可以试着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,去感受呼吸的变化,先把注意力收回来。然后,再去慢慢感受情绪那股让你不舒服的能量,不做评判、分析,就只是去感受它就好。
3262情绪升起的一瞬间,能不能立即去内观,而不是顺着冲动的情绪没有觉知地行动,是需要功夫的。被人怼,是很生气的,但如果在想怼回去之前,马上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,如果是愤怒的怼那就是纠缠造业,如果带着觉知怼就会有智慧处理还心不受力。这个要求我们需要有“能及时地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外面收回并转到自身”的能力。
3263对于情绪不那么大的时候,还算容易做到。在强烈的情绪上头时,是需要花功夫训练的,靠觉知提醒自己“来活了”,赶紧来个深呼吸,能降低情绪的强度。凡有情绪,立刻内观,解决自己的意之动,守住本心,就不会随业流转向下纠缠,只要不着相了,便能有智慧圆融的处理好人事物。意力从外面收回并转到自身”的能力。
3264佛家讲"万法唯心造"。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投射,我们所经历的一切,都是自己心念的显现。有人伤害了你,不是那个人有问题,而是你内心还有执念未放下。放下对外在的执着,才能获得内心的自在。正如苏格拉底所说:"认识你自己。"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。当我们停止将责任推给他人,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,生命就会展现出全新的可能。
3265你的每一次内心活动,每一个起心动念,都会在潜意识深处留下独特的痕迹,逐渐演变成你的习性,积累成你的业力,最终透过意识的呈现,成为你命运的模样。很多时候,从你产生想法的瞬间,结局就已悄然注定,开局便决定了走向,从起点就已望见终点。所以,与其在意行为的细枝末节,不如时刻关注内心的念头,念头正确,人的方向才不会偏离正轨,
3266不要总是担忧能力的高低,而是把重心放在愿力的培养上,愿力强大,人便能突破困境,迎来转机。心外再无他物,每一个念头都构建出一个独特的世界,念头纯净无杂,发心至纯至善,与宇宙天地向往美好的内在意志相契合,人生自然会迎来光明坦途,事业也会拥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守护。
3267同时追两只兔子的人,一只也不会抓到!不要贪图无所不有,否则你将一无所有;为什么针和钉子很容易突破?因为尖锐!为什么激光很厉害?因为聚集!做事想要快速突破,注意力和精力必须聚焦,要快速突破就不能撒胡椒粉!好的人生和事业战略,讲究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;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、有大为!”学会聚焦,学会放弃。
3268修行的本质在于彻底改变往常的习惯。以往我们总是着相、住境,忽略了妙明真心。这就是"众生颠倒,迷己逐物"。现在我们要“反其道而行”,保护本性、真心,不再着相、住境,忽略虚假的世界表象。
3269修行的本质,就是纠正我们过往的错误颠倒,即把虚幻的假相当作真实,而忽视真正重要的真实本性。我们要学会放下对外相的执着,转而珍视并保护那无形无相、却真实不虚的绝对真心。
3270修行之路,实为一场与惯性抗争的革命。当不再被外相迷惑,真心便会如如不动;当不再被妄念牵引,本性自会朗照十方。这便是老子所言"为道日损"的真谛——损去的是习气,显化的是本真。
3271你所经历的一切焦虑和痛苦都是你内心的执着在外境上投影出的“相”,都是你的业力感召而来。当你被外境困住,执着这些“相”时,它会一遍一遍让你反复经历,目的是让你体会并觉察自己那颗执着的心。
3272认知是因,财富是果;认知是企业家最重要的“元能力”;只有认知的突破,才有真正的成长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,而认知决定选择。认知决定财富上限的隐形边界,正如周鸿祎所言:”没人能挣到超过认知以外的钱“。
3273认知决定选择的方向,而正确的选择让努力具有意义。方向比速度更重要,只要方向正确,再怎么慢也是向前;只要方向错误,快就是慢。认知的边界即是财富的边界,认知是财富看不见的“天花板”。查理·芒格说:“想要得到某样东西,最稳妥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。”认知决定企业家的格局,也决定企业的结局,亦是人生的结局。
3274君子慎独,不欺暗室,真正的觉醒者,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,也自觉察觉自己的念头,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,自觉规范自己的语言。正知正念正行。当我们发心善良,动机利他,那么就符合宇宙内在向善的整体意志,自然就会得到宇宙智慧和能量的加持,成就人生圆满。
3275忍辱,是一种清醒的能力。它不是压抑情绪,而是看透执念;不是一味退让,不是死要面子不动,而是懂得取舍,关键时刻能果断斩断内心的束缚。人生在世,风浪难免。学会忍辱,心能定,事能放,才能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,始终掌控自己,不被情绪左右。
3276人最强大的时刻,并非在于坚持,而是在于能够放下。放下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,是为了更好地前进!人生中真正难以割舍的,往往并非物质或外界的事物,而是心中的执念。
3277放下不是放弃。放弃是消极的,是认输,是觉得自己无能为力。放下是积极的,是看清了事物的本质后,主动选择不再执着。放下不是逃避。逃避是躲开问题,假装问题不存在。放下是直面问题,但不被问题困扰。
3278放下不是什么都不管。什么都不管是对生活失去兴趣,是对责任漠不关心。放下是放下执着,但不放下责任。放下是新的起点。放下过去的包袱,我们才能轻装上阵,迎接新的生活。就像春天来了,树得先放下旧叶子,才能长出新芽。人生也是如此。
3279我们总是把'修行'想得太复杂,却忘记了最深刻的智慧往往藏在最简单的生活里。真正的修行不在寺庙里,而在你刷牙时对水温的觉知,在你走路时对脚步的觉察。当我们把生活切割成修行时间和非修行时间时,我们已经错过了最珍贵的当下。
3280这个社会人性的底色就是:先敬罗衣后敬人,先敬皮囊后敬魂。人靠衣装马靠鞍,穿得破破烂烂,谁愿意跟你合作?别说别人势利眼,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,别人凭什么高看你?干净得体,是最低成本的社交名片。人越是低谷,越是要体面的活着。
3281越是炫耀什么,骨子里就越缺什么。口袋里刚有点小钱,就开始嘚瑟,乱花钱、乱吹牛。这种人往往守不住财,迟早打回原形。当钱财散去,留下的往往是一地鸡毛和悔恨。
3282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,只有自私自利的人,才总是一味索取从不付出。不占便宜是人品,人情往来是修养。贪小便宜的人,总不拿自己当外人,把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。殊不知,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。为了蝇头小利,不顾吃相难看,无视做人的底线,只会透支自己的信誉,用未来偿还。
3283生命终究是条单行道。那些走散的身影,连同旧日自己的倒影,最终都化作了滋养前路的晨露。当我们学会在放手与珍藏间找到平衡,便读懂了成长最深邃的寓意——所有远去,都是光阴留给我们的另一种陪伴。
3284财发狠心人,情困心软人,无心可以破情局,无情可以破全局。
3285做大事者,保持一丝冷静、冷酷和冷漠。
首页 67 68 69 70 尾页 (共70页)
关键词
随机六条 | 指定日期 | 联系我们